2007年1月3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六版:绿地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大胆直面 用心揭露
反腐作家再揭“官场潜规则”
本报记者 陈卓 文/摄

  “其实相对于今天而言,中国古代官场的潜规则更可怕,只不过古代中国缺少像今天这样的反腐媒体、反腐舆论和反腐学者罢了。”
  杭州作家汪宛夫的新作《“双规”行动》新年发行。一再地将焦点聚集在反腐题材上,又一再地因此收获社会各界的热评,汪宛夫认为,能对“官场潜规则”这种病态揭露和展开讨论,正是我国民主与法制进步的表现。

  《“双规”行动》杀青付梓
  汪宛夫这个月新发行的长篇小说《“双规”行动》,讲述了一个上级纪委办案高手“空降”而来,面对强大而顽固的腐败势力所面临的生死考验的故事。
  “对于反腐败来说,最重要的并非技术性难题,而是制度、良心、责任,还有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诚。”汪宛夫说,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以温州当年擅长盯梢官员、并被称为“地下组织部长”的“阿太”所牵扯出来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几年前,他受命采访的正是办理此案的纪委书记。纪委书记的认真、刚直以及此案的错综复杂,让汪宛夫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一篇2万字的报告文学。
  后来,纪委书记评上了全国优秀纪检干部,报告文学也获了大奖;汪宛夫却越来越感到,2万字的容量,想要真正展现这些远比文学故事更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和事件,实在是杯水车薪。思考成熟,再次提笔,成果就是以此为原型的35万字的小说《“双规”行动》。
  此书的一大创新之处,就是当文章出现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时,都会有适时适量的点评和注解,帮助读者理解。所以,此书同时还被称之为一部优秀的普法读物和弘扬廉政文化的通俗教材。

  揭露“官场潜规则”
  在纪委工作的10多年,让大学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的汪宛夫有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官场潜规则古今中外都有。其实相对于今天而言,中国古代官场上的潜规则更为可怕,只不过古代中国缺少今天的反腐媒体、反腐舆论和反腐学者罢了。今天,能将官场上的这种病态现象公开总结归纳为‘官场潜规则’,并能通过各种方式被各种媒体深入直面揭露,这正是我国民主与法制进步的表现,也必将是官场潜规则逐步走向坟茔的开始。”
  大胆地直面,用心地揭露,只是为了加速腐败的衰亡。

  反腐作家反盗版
  汪宛夫之前的长篇小说《机关滋味》,被评论界称为“中国十大经典反腐小说”,跻身畅销书的各大排行榜,整整一年被陈列在新华书店最引人注目的精品窗中,也让“汪宛夫”的名字以“反腐作家代表人物”的身份享誉各地。
  《机关滋味》在各地大卖,一度渗透到大小书摊。突然有一天,汪宛夫在一家书店发现,同样的内容,书名成了《市委红人》,作者署名却不是他。
  于是,汪宛夫为维护自身的版权打起了官司。
  省作协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2003年4月成立以来接手的第一个案子,便是汪宛夫作品被盗名出版一案。最后,法院判定书店业主赔偿汪宛夫3万元,并在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

  汪宛夫简介:
  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历史系,在校期间任校诗社社长、《晨钟》诗刊主编。目前在浙江省纪委工作。已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数百万字,其中长篇小说《天使的堕落》获第五届杭州文学奖,长篇小说《机关滋味》在全国各大书店被列入畅销书榜、被选入“中国十大经典反腐小说”;长篇小说《蓬随风转》、《骗官》等同样引发各界关注。报告文学《铁面陈逸峰》获全国一等奖。曾被评为杭州市优秀作家、首届建德市十大杰出青年。